全球区块链监管查询平台

简体中文
下载WikiBit

区块链合约安全_区块链如何保证使用安全

区块链合约安全_区块链如何保证使用安全 WikiBit 2024-01-21 20:39

本资讯是关于区块链如何保证使用安全,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是什么,区块链合约层是什么,如何检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风险等级高低相关的内容,由数字区块链为您收集整理请点击查看详情

  ① 区块链合约层是什么

  如果说数据、网络和共识三层,分别承担了区块链底层数据表示、数据传播和数据验证功能的话,合约层则是封装各类脚本代码、算法以及更为复杂的智能合约,是区块链系统实现灵活编程和操作数据的基础。作为一种自我执行的协议,智能合约被嵌入在区块链的计算机代码中。该代码包含一组规则,在这些规则下,智能合约的各方同意彼此进行交互,且如果满足预定义的规则,协议将自动执行。由此,智能合同提供了有效管理权益资产及多方之间访问权的机制。有了智能合约,每个协议、流程、任务及支付都可以有一个数字记录和签名,这些数字记录和签名可以被识别、验证、存储和共享。智能合约在此形成了治理规则——规章制度、管理法规、程序规则或组织章程——并用自我执行的代码取代日常运营管理。智能合约通常具有一个用户接口,以供用户与已制定的合约进行交互,并确保交互行为都严格遵守此前制定的逻辑。同时,得益于密码学技术,数据加密还能保证协议各方的匿名性。由此,智能合约不仅可用于简单的经济交易,比如把钱从A汇到B,还可用于注册任何类型的所有权和产权,比如土地登记和知识产权,或者管理共享经济的智能访问控制等。换句话说,由于智能合约运行在区块链P2P分布式网络之上,规则不仅可以应用于企业内部,还可以应用于区块链上的其他业务合作伙伴间。

  ② 区块链技术中的智能合约是什么

  智能合约可以简单理解为一段写在区块链上的代码,由事件驱动、具有动态状态、获得多方承认、且能够根据预设条件自动处理链上信息。一旦某个事件触发合约中的条款,代码就会自动执行,智能合约最大的优势是利用程序算法替代人仲裁和执行合同。

  智能合约是用计算机语言取代法律语言去记录条款的合约,一旦编写好就可以被用户信赖,合约条款不能被改变,因此合约是不可更改的。程序满足条件就会执行,无法进行人为干扰,保证绝对公正公平。

  智能合约的3个技术特性

  ●数据透明

  区块链上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因此智能合约的数据处理也是公开透明的,运行时任何一方都可以查看其代码和数据。

  ●不可篡改

  区块链本身的所有数据不可篡改,因此部署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代码以及运行产生的数据也是不可篡改的,运行智能合约的节点不必担心其他节点恶意修改代码与数据。

  ●永久运行

  支撑区块链网络的节点往往达到数百甚至上千,部分节点的失效并不会导致智能合约的停止,其可靠性理论上接近于永久运行,这样就保证了智能合约能像纸质合同一样每时每刻都有效。

  ③ 区块链安全吗

  嗨,大家好,我是您的知识问答助手——紫小晨。最近,区块链返耐一直被广泛关注和讨论。但是有很多人对它的安全性还不是特别了解。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区块链的安全问题。

  首先,你想不想听一个容易理解的比喻呢? 我有一个朋友开玩笑说:“区块链就像是密码锁。没有密码的话,谁都打不开。”这话虽然简单有趣,但是却很有道理。由于区块链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数据存储在庞大的网络中,并且每个节点之间的传输使用的是非对称加密的方式,使得区块链具备极高的安全性,第三方攻击是非常困难的。

  其次,当然也有一些安全问题需要关注。例如,“51%攻击”等黑客攻击手段可以对区块链造成威胁。此外,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如比特币交易所等也存在着安全风险,需要注意防范。因此,在选择区块链平台或参与虚拟货币交易时,需要多加了解和谨慎考虑,避免遭受损失。

  总之,区块链是个开放性的技术,它在保障数据安全、防止篡改方面有着巨大的优势。但也需要我们警拿稿惕潜在的安全隐患,选择可靠平台和交易所参与加密货币投资。

  希望我的回答能对您更好地认识区块链和其安全问题消世孝。如果您还有问题或者想分享自身经验,欢迎私信我哦!最后,别忘了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我的文章,更多内容等着你们哦!

  ④ 区块链安全性主要通过什么来保证

  区块链技术是一种分布式记录技术,它通过对数据进行加密和分布式存储,来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保证区块链的安全性:

  1.加密技术:区块链采用的是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算法,可以有效保护数据的安全。

  2.分布式存储:区块链的数据不是集中存储在单一节点上,而是分散存储在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上,这有效防止了数据的篡改和丢失。

  3.共识机制:区块链通常采用共识机制来确认交易的合法性,这有助于防止恶意交易的发生。

  4.合约机制:区块链可以通过智能合约来自动执行交易,这有助于防止操纵交易的发生。

  区块链技术在实现安全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例如,区块链的安全性可能受到漏洞的攻击,或者因为私钥泄露而导致资产被盗。因此,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时,还需要注意身份认证、密码安全等方面的问题,以确保区块链的安全性。

  此外,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也可能受到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影响。例如,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区块链技术可能会受到审查和限制,这也可能会对区块链的安全性产生影响。

  总的来说,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性主要通过加密技术、分布式存储、共识机制和合约机制等方式来保证,但是还需要注意其他方面的挑战和影响因素。

  ⑤ 如何检测区块链智能合约的风险等级高低

  随着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脚步的加快,区块链技术在政务、金融、物流、司法等众多领域得到深入应用。在应用过程中,不仅催生了新的业务形态和商业模式,也产生了很多安全问题,因而安全监管显得尤为重要。安全测评作为监管重要手段之一,成为很多区块链研发厂商和应用企业的关注热点。本文就大家关心的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谈谈我们做的一点探索和实践。

  一、区块链技术测评

  区块链技术测评一般分为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和安全测评。

  1、功能测试

  功能测试是对底层区块链系统支持的基础功能的测试,目的是衡量底层区块链系统的能力范围。

  区块链功能测试主要依据GB/T 25000.10-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10部分:系统与软件质量模型》、GB/T 25000.51-2016《系统与软件质量要求和评价(SQuaRE)第51部分:就绪可用软件产品(RUSP)的质量要求和测试细则》等标准,验证被测软件是否满足相关测试标准要求。

  区块链功能测试具体包括组网方式和通信、数据存储和传输、加密模块可用性、共识功能和容错、智能合约功能、系统管理稳定性、链稳定性、隐私保护、互操作能力、账户和交易类型、私钥管理方案、审计管理等模块。

  2、性能测试

  性能测试是为描述测试对象与性能相关的特征并对其进行评价而实施和执行的一类测试,大多在项目验收测评中,用来验证既定的技术指标是否完成。

  区块链性能测试具体包括高并发压力测试场景、尖峰冲击测试场景、长时间稳定运行测试场景、查询测试场景等模块。

  3、安全测评

  区块链安全测评主要是对账户数据、密码学机制、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进行安全测试和评价。

  区块链安全测评的主要依据是《DB31/T 1331-2021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也可根据实际测试需求参考《JR/T 0193-2020区块链技术金融应用评估规则》、《JR/T 0184—2020金融分布式账本技术安全规范》等标准。

  区块链安全测评具体包括存储、网络、计算、共识机制、密码学机制、时序机制、个人信息保护、组网机制、智能合约、服务与访问等内容。

  二、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

  区块链合规性安全测评一般包括“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和“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三类。

  1、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主要依据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2019年1月10日发布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和参考区块链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征求意见稿)》进行。

  《规定》旨在明确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的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规范和促进区块链技术及相关服务的健康发展,规避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风险,为区块链信息服务的提供、使用、管理等提供有效的法律依据。《规定》第九条指出: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开发上线新产品、新应用、新功能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报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进行安全评估。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是由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牵头,浙江大学、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上海市信息安全测评认证中心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写的一项建设和评估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能力的国家标准。《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规定了联盟链和私有链的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满足的安全要求,包括安全技术要求和安全保障要求以及相应的测试评估方法,适用于指导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评估和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建设。标准提出的安全技术要求、保障要求框架如下:

  图1 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要求模型

  2、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的主要依据包括《GB/T 22239-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8448-2019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

  区块链作为一种新兴信息技术,构建的应用系统同样属于等级保护对象,需要按照规定开展等级保护测评。等级保护安全测评通用要求适用于评估区块链的基础设施部分,但目前并没有提出区块链特有的安全要求。因此,区块链安全测评扩展要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3、专项资金项目验收测评

  根据市经信委有关规定,信息化专项资金项目在项目验收时需出具安全测评报告。区块链应用项目的验收测评将依据上海市最新发布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开展。

  三、区块链安全测评探索与实践

  1、标准编制

  上海测评中心积极参与区块链标准编制工作。由上海测评中心牵头,苏州同济区块链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七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上海墨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电信科学技术第一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编写的区块链地方标准《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已于2021年12月正式发布,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上海测评中心参与编写的区块链国标《区块链信息服务安全规范》正处于征求意见阶段。

  同时,测评中心还参与编写了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同济大学牵头编写的区块链工程技术人员初级和中级教材,负责编制“测试区块链系统”章节内容。

  2、项目实践

  近年来,上海测评中心依据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大量的区块链安全测评实践,包括等级保护测评、信息服务安全评估、项目安全测评等。在测评实践中,发现的主要安全问题如下:

  表1 区块链主要是安全问题

  序号

  测评项

  问题描述

  1

  共识算法

  共识算法采用Kafka或Raft共识,不支持拜占庭容错,不支持容忍节点恶意行为。

  2

  上链数据

  上链敏感信息未进行加密处理,通过查询接口或区块链浏览器可访问链上所有数据。

  3

  密码算法

  密码算法中使用的随机数不符合GB/T 32915-2016对随机性的要求。

  4

  节点防护

  对于联盟链,未能对节点服务器所在区域配置安全防护措施。

  5

  通信传输

  节点间通信、区块链与上层应用之间通信时,未建立安全的信息传输通道。

  6

  共识算法

  系统部署节点数量较少,有时甚至没有达到共识算法要求的容错数量。

  7

  智能合约

  未对智能合约的运行进行监测,无法及时发现、处置智能合约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8

  服务与访问

  上层应用存在未授权、越权等访问控制缺陷,导致业务错乱、数据泄露。

  9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编码不规范,当智能合约出现错误时,不提供智能合约冻结功能。

  10

  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的运行环境没有与外部隔离,存在外部攻击的风险。

  3、工具应用

  测评中心在组织编制《DB31/T 1331-2021 区块链技术安全通用要求》时,已考虑与等级保护测评的衔接需求。DB31/T 1331中的“基础设施层”安全与等级保护的安全物理环境、安全通信网络、安全区域边界、安全计算环境、安全管理中心等相关要求保持一致,“协议层安全”、“扩展层安全”则更多体现区块链特有的安全保护要求。

  测评中心依据DB31/T 1331相关安全要求,正在组织编写区块链测评扩展要求,相关成果将应用于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评工具——测评能手。届时,使用“测评能手”软件的测评机构就能准确、规范、高效地开展区块链安全测评,发现区块链安全风险,并提出对应的整改建议

  ⑥ 区块链如何保证使用安全

  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公有链)的一个特点是开源。通过开放源代码,来提高项目的可信性,也使更多的人可以参与进来。但源代码的开放也使得攻击者对于区块链系统的攻击变得更加容易。近两年就发生多起黑客攻击事件,近日就有匿名币Verge(XVG)再次遭到攻击,攻击者锁定了XVG代码中的某个漏洞,该漏洞允许恶意矿工在区块上添加虚假的时间戳,随后快速挖出新块,短短的几个小时内谋取了近价值175万美元的数字货币。虽然随后攻击就被成功制止,然而没人能够保证未来攻击者是否会再次出击。

  当然,区块链开发者们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

  一是使用专业的代码审计服务,

  二是了解安全编码规范,防患于未然。

  密码算法的安全性

  随着量子计算机的发展将会给现在使用的密码体系带来重大的安全威胁。区块链主要依赖椭圆曲线公钥加密算法生成数字签名来安全地交易,目前最常用的ECDSA、RSA、DSA 等在理论上都不能承受量子攻击,将会存在较大的风险,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开始关注能够抵抗量子攻击的密码算法。

  当然,除了改变算法,还有一个方法可以提升一定的安全性:

  参考比特币对于公钥地址的处理方式,降低公钥泄露所带来的潜在的风险。作为用户,尤其是比特币用户,每次交易后的余额都采用新的地址进行存储,确保有比特币资金存储的地址的公钥不外泄。

  共识机制的安全性

  当前的共识机制有工作量证明(Proof of Work,PoW)、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PoS)、授权权益证明(Delegated Proof of Stake,DPoS)、实用拜占庭容错(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PBFT)等。

  PoW 面临51%攻击问题。由于PoW 依赖于算力,当攻击者具备算力优势时,找到新的区块的概率将会大于其他节点,这时其具备了撤销已经发生的交易的能力。需要说明的是,即便在这种情况下,攻击者也只能修改自己的交易而不能修改其他用户的交易(攻击者没有其他用户的私钥)。

  在PoS 中,攻击者在持有超过51%的Token 量时才能够攻击成功,这相对于PoW 中的51%算力来说,更加困难。

  在PBFT 中,恶意节点小于总节点的1/3 时系统是安全的。总的来说,任何共识机制都有其成立的条件,作为攻击者,还需要考虑的是,一旦攻击成功,将会造成该系统的价值归零,这时攻击者除了破坏之外,并没有得到其他有价值的回报。

  对于区块链项目的设计者而言,应该了解清楚各个共识机制的优劣,从而选择出合适的共识机制或者根据场景需要,设计新的共识机制。

  智能合约的安全性

  智能合约具备运行成本低、人为干预风险小等优势,但如果智能合约的设计存在问题,将有可能带来较大的损失。2016 年6 月,以太坊最大众筹项目The DAO 被攻击,黑客获得超过350 万个以太币,后来导致以太坊分叉为ETH 和ETC。

  对此提出的措施有两个方面:

  一是对智能合约进行安全审计,

  二是遵循智能合约安全开发原则。

  智能合约的安全开发原则有:对可能的错误有所准备,确保代码能够正确的处理出现的bug 和漏洞;谨慎发布智能合约,做好功能测试与安全测试,充分考虑边界;保持智能合约的简洁;关注区块链威胁情报,并及时检查更新;清楚区块链的特性,如谨慎调用外部合约等。

  数字钱包的安全性

  数字钱包主要存在三方面的安全隐患:第一,设计缺陷。2014 年底,某签报因一个严重的随机数问题(R 值重复)造成用户丢失数百枚数字资产。第二,数字钱包中包含恶意代码。第三,电脑、手机丢失或损坏导致的丢失资产。

  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确保私钥的随机性;

  二是在软件安装前进行散列值校验,确保数字钱包软件没有被篡改过;

  三是使用冷钱包;

  四是对私钥进行备份。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 通证换算
  • 汇率换算
  • 购汇计算
/
当前汇率
可兑换金额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