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区块链监管查询平台

简体中文
下载WikiBit

iota怎么挖矿_除了比特币算DIGICCY还有哪些

iota怎么挖矿_除了比特币算DIGICCY还有哪些 WikiBit 2023-03-03 02:39

本资讯是关于除了比特币算DIGICCY还有哪些,LBTC是什么,比特币和闪电比特币有什么区别,原子链的创始人是谁总部在哪里相关的内容,由数字区块链为您收集整理请点击查看详情

  Ⅰ 硬科技:物联网、区块链与数位货币 长达4年的国际标准之争底定

  各位在网路打滚多年的科科,或多或少,都可以亲身感受到「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历史轮回。

  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山倒海的业者、分析师和媒体,拼命炒作看似虚无飘渺,但绝对挂保证和商业投机紧紧挂勾的话题,别的不说,像本世纪初的网格运算、刀锋伺服器、云端运算、物联网、机械学习、雾运算、边缘运算、直到最近因众人疯狂炒作数位货币而火红的区块链等等想必各位绝不陌生的关键字,莫名其妙的占据了大量媒体版面之后,不知不觉中,就被更耸动的技术行销名词淹没,「还没开始就结束了」,仅在Google等搜寻引擎,遗留供后人凭吊的历史陈迹。

  说穿了,万变不离其宗,近代资讯科学的发展轨迹,受限于单一运算容器终究有其极限,总脱离不了支撑巨量服务的分散式运算,诸多琳琅满目的技术行销名词,事后回顾,仅为瞎子摸象的一隅,被人类的痴愚贪念,蓄意包装后的加工化合物。

  「物联网(IoT)」和「区块链(Blockchain)」就此在历史的舞台上站稳的脚跟,几乎无人敢否认,「万物互联」与「去中心化」将构成「NewInter」的基础,只是碍于诸多因素,这2种技术的应用等级,迟迟没有达到世人最初的期待。但当这两者合而为一,那就将开辟另一个崭新的应用领域,足以改变人类的生活与未来。

  物联网喊了这么多年,大规模推广却看似原地踏步

  物联网热潮并非短短几年的事情,然而始终未普遍见于你我身边。这因素很复杂,同时兼具「技术门槛」和「商业模式」的层面,让我们迟迟看不到科幻小说般描述的物联网世界。

  技术门槛是什么?

  物联网不外乎布署大量智慧化的终端装置,但这些终端收集到的资料,最终还要为人类服务,这就引发了人和设备之间的互信疑虑:人类要如何信赖设备,设备要如何取信人类,设备和设备之间如何彼此确认资料是正确、而且不会被窜改。

  物联网的资料传递与交换,一出乱子,可是会搞出很多人命的,相信不会有人希望自己家中的物联网装置被骇客入侵乱搞而且「被自杀」,例如晚上睡觉窗户全关所有家电浴室瓦斯炉热水器都开到最大活活搞死你的荒谬场面。

  为何需要商业模式?

  接着,通过物联网取得数据之后,例如我家现在的温度是多少,农地里面的农作物现在生长状况如何,从资料采集、资料分发、资料转化为有意义的资讯,一路到多个主体之间分享资料,就涉及了「所有权」、「使用权」、「价值的分配」,衍生出一系列「信用」和「价值」的议题。

  收集到一大堆资料是一回事,你要如何让这些资料产生相对应的价值,并有信用基础、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去推动其运行,那又是另一回事。难道这几年下来,做好放在那边却长期乏人问津的「IoT平台」还不够多吗?

  当今数位货币的荒谬之处

  很幸运地区块链就是踢开这2块挡在路上石头的最佳解答,确保资料的可信度与安全性,并赋予资料价值,将其转变为可计价的数位代币(Token),让物联网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产出的巨大资料,成为此代币的信用基础,而不是仅浪费地球资源虚耗庞大的「挖矿」电力,而且除了数位货币之间的兑换,还没有可以交易的「商品」可买,完全违背了货币本质「降低交易成本」的初衷,这真是数位货币最大的荒谬。

  很多技术宅往往对「商业」嗤之以鼻,抱持不屑一顾的轻蔑态度,但请动脑想想,今天像日本动漫画产业与同人商品如此风行全球,背后支撑其发展的,绝对不是关在家里的御宅族,而是推波助澜的「商业化」,天底下所有产业的兴盛,也同样有迹可循,要理解这么简单的道理,真的一点也不难。

  区块链技术的4个发展阶段

  现在谈到区块链,大多数人只会想到比特币和乙太币,但区块链并没那么简单,虽众说纷纭,大致上可定义为以下4个发展阶段。

  区块链1.0:对北极熊不太友善的比特币。区块链2.0:乙太坊的智慧合约。区块链3.0:实现炼和炼之间的融合与互通,进而进行跨炼合约。区块链4.0:打造物联网区块链,数位资产来自实体世界的数据,区块链建立物联网底层的互信,填补资讯使用的信任机制。一方面建立物联网生态,另一方面建立商业模式和经济型态。创造可信任的物联网区块链生态体系。 成功的产品绝非只靠技术就能跃进

  融合区块链之后,物联网的发展就从此一帆风顺?当然不是,世上任何推广成功的产品与应用,从来就不是单单仰赖「技术」即可功德圆满。

  假使三十年前没有OSI七层模型,网际网路的演进,根本不可能如此迅速。缺乏「框架(Framework)」,也就是所谓的国际技术标准,大家都在「多样少量」,没有经济规模,再多的新创公司都会壮烈牺牲。毕竟物联网覆盖了整个世界的资讯交换需求,如果没有一个联盟或生态体系,大家都在单打独斗,无法集中资源,确实的落实应用,只会让深奥幽玄的技术,停滞于天马行空的想像。

  少了框架,就像少了设计图的房子,空有砖块和水泥,你还是无法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盖起一栋稳固的高楼。

  国际间长达4年的规格之争

  历经长达4年多的规格战争,2017年底由中国推动、德国与瑞典协助的ISO/IEC30141「IoT参考架构」(IoTReferenceArchitecture),通过了国际标准草案投票(DIS),也正式将中国的「六域模型(six-domainml)」国家标准GB/T33474-2016,拱上了物联网区块链的浪头。而六域模型就扮演着类似三十年前OSI七层架构的角色,对物联网未来的重要性不言可喻。

  这种「国际标准」究竟如何成形,美国日本韩国如何拼命阻挡中国的提案,背后暗藏了多少大国私下角力与权力斗争的「国际战争」,很可怕,不要问。

  那已经有相对应的实作?

  2017年五月启动专案、十月通过中国国家工信部区块链技术测试的「SDChain(Six-DomainChain)」是ISO/IEC30141全球第一个实作,基金会设置于新加坡,其数位代币SDA(Six-DomainAsset)在2018年1月8日开放交易。

  ISO/IEC30141定义的「六域模型」和SDChain打造的「六域炼」,前者是物联网与各行各业融合的方法论,后者提供更强固的去中心化公有炼底层,并建立实际的应用与社群。

  至于SDChain项目发起人与ISO/IEC30141规格制定主编辑那「神奇的巧合」,请自行跪求Google大神,在此不便撰述。

  物联网的共识演算法,真的非得要区块链不可吗?

  这是一个高度争议性的话题,尤其当「无区块分散帐本」的IOTA受到众人关注后,区块链与DAG(DirectedAcyclicGraph,有向无环图)之间的优劣,一直不断的被众人关注并评论著。

  从帐面上来看,相较于区块链,DAG不受制于区块体积与工作量证明(POW),免交易费,较能节省频宽与耗电,理论上有更强的规模延展性,但也有双重支付确认与缺乏传统意义上的「共识」等疑虑,而被取消的交易费,在实务领域也被视为提升区块炼安全性的重要环节,因此这些特性可能限制其应用范围。历史的教训已经证明,如果学术上已存在争论,那实际应用上问题只会更多,这些都有待时间证明。

  此外,受到炒币歪风的不良影响,这年头的舆论已经被扭曲成「谁看起来比较炙手可热,谁的数位货币价格比较高,哪种技术就一定比较先进」,但重点是生态,而不是货币,应由应用场景决定共识算法,能不能「挖矿」就更不值一哂,这对人类一点贡献也没有。

  物联网正处于迎接黎明前的黑暗

  从物联网概念被提出,一路到区块链因比特币而爆红,区块链逐步展现了可解决物联网宿疾的潜力,直到国际标准问世,提供可遵循的总体架构框架,足以帮助各行各业真正厘清物联网是什么,就这样,足足耗费了近二十年的光阴。

  看的更远,从三十年前的OSI模型,直到今天的六域模型,这三十年过程是「沟通自动化」转型到「执行自动化」的时代,人和物、物和物之间将会自动沟通,互通有无。我们可预期的「一万亿」联网设备,如何管理?如何改善生活?如何创造财富?这才是当代最大的挑战。

  此时此刻踏入物联网产业,并有能力提供完美解答的企业,将有机会成为未来的科技巨头。各位科科也许将有幸躬逢其盛,亲眼见证到物联网改变你我的生活,以及新科技霸权的诞生,在踏出黑暗、准备迎接黎明的当下,值得拭目以待。

  Ⅱ 原子链的创始人是谁总部在哪里

  原子链(ATOS)是一种基于区块链去中心化的金融处理方案。其方针是经由过程区块链与分布式账本手艺,构建一个全球规模内的货泉自由通畅体系。这个体系可以让每个用户自由的停止国际间金融生意。原子链接纳五层架构:数据层、搜集层、共识层、合约层、应用层。数据层使用分布式账本手艺,实现货泉的刊行、付出、交流等把持;搜集层接纳P2P搜集和谈实现的对等搜集;共识层基于POD及BFT共识算法;合约层接纳创世合约和多说话智能合约停止货泉的刊行与办理,对假造机停止了优化,支撑图灵完好,接纳自省机制防止图灵完好中的死锁状态;应用层对多品种型的终端友爱,便当开发者便捷的基于原子链开发应用。经由过程去中心化的自治情势,建造一个多元化的金融通畅搜集,晋升货泉的活动性、安然性、遍及性。ATOS作为共赢生态中一种货泉单位,方针是成为全球国际间生意的通用性货泉。原子链作为一个开放性体系,用户可以基于原子链API开发各类独立的DAPP,建立个性化的应用场景。

  原子链手艺上将有新的冲破。比特币由于寡头矿池据有跨越51%的算力,有比力特搜集鞭挞打击的风险,所以很难成为一个国家的外汇储藏。而原子链接纳的更去中心化的POD算法,所谓POD算法是我们原子链首先命名的算法,这个算法在IOTA(前10名的加密货泉)上面有实现,可是没有正式命名,便是Power Of Device的简称。生意0手续费,可是生意前必要帮整个搜集措置两笔生意。如许我们用的人越多,算力越多,转账速度会越快。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如许我们的TPS是没有上限的,远超比特币只需7TPS,以太坊只需15TPS,以及EOS的百万TPS…并且0手续费,不必要挖矿。矿池都没有,何须有矿池节制全网算力的51%的懊恼?永久都是高度去中心化。接纳DAG(有向无环图)可以并行措置大量链上数据,可以完满处理比特币生意速度TPS慢的问题

  Ⅲ 除了比特币算DIGICCY,还有哪些

  DIGICCY即数字货币,只要看下2018年世界只要数字货币排名即可知晓,如下:

  1、比特币(Bitcoin/BTC)

  创始人:中本聪

  最初由中本聪在2009年提出,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P2P网络。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该货币系统曾在4年内只有不超过1050万个,之后的总数量将被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

  2、以太坊(Ethereum/ETH)

  创始人:杰弗里维尔克

  它不仅是虚拟币,也是一个平台和一种编程语言,使开发人员能够建立和发布下一代分布式应用。 Ethereum可以用来编程,分散,担保和交易任何事物: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众筹,公司管理, 合同和大部分的协议,知识产权,还有得益于硬件集成的智能资产。

  3、瑞波(Ripple/XRP)

  创始人:Chris Larsen

  Ripple网络的基础货币,它可以在整个ripple网络中流通,总数量为1000亿,并且随着交易的增多而逐渐减少,瑞波币的运营公司为Ripple Labs(其前身为OpenCoin)。

  4、比特现金(Bitcoin Cash(BCC)/BCH)

  创始人:Roger Ver

  比特币分叉币,由挖矿巨头比特币大陆旗下的矿池ViaBTC准备了一套硬分叉的体系,基于比特币的原链推出。

  5、EOS

  创始人:Daniel Larimer

  区块链奇才 BM (Daniel Larimer)领导开发的类似操作系统的区块链架构平台,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性能扩展。

  6、莱特币(Litecoin/LTC)

  创始人:Charlie Lee

  一种基于“点对点”(peer-to-peer)技术的网络货币,也是MIT/X11许可下的一个开源软件项目。它可以帮助用户即时付款给世界上任何一个人。

  7、恒星币(Stellar)

  创始人:Jed McCaleb

  由前瑞波币(Ripple)创始人Jed McCaleb发起的数字货币项目,用于搭建一个数字货币与法定货币之间传输的去中心化网关。将通过免费发放的形式提供给用户,其供应上线为1000亿,其中95%数量的恒星币用于免费发放。

  8、艾达币(Cardano)

  创始人:查尔斯霍斯金森

  Ada加密货币的归宿,可用于发送和接收数字资金。这种数字现金代表了未来的货币,通过使用加密技术,可以快速,直接的转帐,保证其安全性。

  9、泰达币(Tether)

  创始人:Craig Sellars

  由Tether公司推出的,基于稳定价值货币美元(USD)的代币Tether USD,用户可以在 Tether 平台进行资金查询,以保障透明度。每一枚泰达币都会象征性的与政府支持的法定货币关联。

  10、IOTA

  创始人:DavidSonstebo

  2014年才开始众筹的一个项目,专为物联网而设计的具有革命性的交易结算和数据转移层。它基于新型的分布式账本——Tangle(缠结),像区块链一样,但它使用网络结构而不是链状结构,这使它更具拓展性和稳定性。

  Ⅳ 和标准链两位博士一起聊天是什么感觉

  其实,和两位名校博士一起聊天的感觉(两位博士都是哥伦比亚大学的客座教授)......就像和两位小哥哥聊天的感觉一样,哈哈。

  和两位博士的采访就在标准链杭州分部举行,从照片来看有种高级会所的感觉,一个优雅幽静的喝茶聊天的地方。其实杭州分部真的是办公场地,且租金比杭州大部分写字楼都要低。

  两位博士在采访中透露,标准链完整配套的主网,以及挖矿(共享计算)的功能都即将在近期上线,可以期待一下!

  采访完,张磊博士就去办公室接着搞研究了。两位博士都在全职为标准链工作。真的,团队在做事!

  小龟:张博士是什么时候回国的?

  张磊: 上个月18号。

  小龟:李博士是什么时候回来的?

  李崇: 我是上个月28号到的上海。

  小龟:我看你们最近办了好多高校活动。

  张磊: 对,还要继续。

  小龟:你们之前来中国办过这种活动吗?

  李崇: 没有,这是第一次。

  张磊: 这是我第一次来杭州。

  小龟:李博士、张博士和金总是怎么认识的?

  张磊: 通过杨博士认识的,杨博士是我们以前在高通的同事。

  李崇:杨博士给我们洗的脑。

  张磊: 培植信仰。

  小龟:对,你们这次回国觉得国内的区块链跟国外区块链有什么区别?

  张磊: 最大的印象是这边炒币的比国外更多一些。

  小龟:你们在哥伦比亚大学还有开区块链的课程?

  张磊: 对,我们一起教这门课程。一年两学期,一学期教人工智能,另外一学期教区块链。 去年9月份刚开设的,哥伦比亚大学第一门区块链的课程。

  小龟:在学校受欢迎程度高吗?

  张磊: 人还是蛮多的,我们这个课大概将近90个人。这在一般的研究生课程里边算是很多了。

  李崇: 一般美国的研究生课程,二三十个人的算比较正常,还有一些可能十几个人,甚至还有个位数。

  张磊: 我们主要还是从理论出发,把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及技术本质,传授给学生。

  小龟:张博士擅长的领域是共识机制?

  张磊: 在我们标准里边,我主要负责共识机制这一块。

  小龟:共识机制是包括?

  张磊: 我们常说的区块链,其实就是分布式账本技术。分布式系统的灵魂就是共识。这么多人在系统里边,本来互不信任的。但最后,大家可以互相协作,把这个系统变成一个相互信任的系统。这个就需要靠共识。

  PoW、PoS、DPoS这些都是共识。 我们标准链用的是基于DAG结构的共识的算法。

  小龟:李博士擅长的是哪块?我看介绍是分布式,我不懂是什么。

  李崇: 分布式计算或者共享计算,也是我们现在基于标准链底层结构做的偏应用的产品,再过一两个月就要上线了。

  你可以理解它为像共享单车一样的共享经济。共享经济的核心,就是把大家闲置的资源进一步优化给需要的人用。我们想把这个概念拓展到计算领域。

  我们家里都有电脑或者是笔记本,它们大部分时候是闲置的。现在很多人需要计算算力的时候都会去使用如阿里云、亚马逊这样的云服务,但是这个成本非常高。

  一方面是大家对大算力有需求,以及昂贵的云计算服务,但另一方面是,全球每时每刻都有无数的算力资源都是闲置的。

  所以,我们建立了一个这样的平台,把全球范围内所有闲置的计算算力都汇聚在一起,把几千万甚至是上亿的机器放在一起,但是成本可以做到很低很低。

  把这个平台搭建起来就需要用到分布式计算技术。区块链作为底层技术,可以解决系统安全问题以及跨境转账等问题。 而在标准链这个平台上,大家可以租任何电脑,支付给提供计算能力的人CZR。

  小龟:你们好像还有另外一个博士。

  李崇: 杨博士还在美国坚守阵地。

  小龟:大家好像都是做不同的方向,但是怎么配合呢?

  张磊: 我们大概的分工是,我负责底层的共识,共识是区块链的灵魂。标准链最后的核心是构造一个虚拟的超级计算机。

  李博士现在做的是超级计算机里最大的应用,就是计算,怎么把一个人的计算分配给其他人使用。

  杨博士应该就算提纲掣领吧,从生态的角度,从项目的进度,来管理标准链。

  小龟:哦,杨博士是领导。

  李崇+张磊: 对,杨博士是领导。

  小龟:两位博士好像都不怎么关心外界币价的变化,但真的是这样吗?

  李崇: 我要天天关心币价的变化,我变成炒币的了。首先炒币不是我的人生追求。

  小龟:那你的人生追求是什么?

  李崇: 做点好东西出来,不是赚钱。 我要想赚钱,也不会去搞学术了。搞学术的人都不赚钱,搞学术的人就追求一些自己觉得比较有意义的东西。当然前提要解决温饱。

  第二个,我觉得现在关注币价太早了,因为现在它没有支撑,大家都在画大饼,炒来炒去,完全没有意义。

  我觉得踏踏实实先做技术,有了技术支撑了,币价自然而然就起来了。

  小龟:现在市场渐渐有点起色了,再往前几个月的熊市对你们真的没有影响吗?

  李崇: 没有,对金总有点影响。

  小龟:你们为什么会选择标准链呢?

  李崇: 你得问杨博士,杨博士天天给我们洗脑。

  小龟:杨博士洗脑成功了。

  李崇: 光看数字货币,我们一点兴趣都没有。我们想研究技术,标准链是一个很好的平台,所以我们就跟着杨博士一起,三个人从高通一起退出来做这个事情。

  张磊: 当时杨博士也给我们介绍了国内杭州团队的情况。我觉得我们的出发点都是一样的,就是把事情做好。道同了就可以一起安心地做点事情。

  小龟:你们现在美国团队有多少人?

  李崇: 加在一起六七个,有一些做运营做市场。

  小龟:技术主要是你们三个吗?

  张磊: 对,技术除了我们三个之外,还有杭州的同事。我们也会和一些大学合作,特别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教授和学生,暑期也会有学生来实习。

  小龟:我想跟张博士聊一下共识的问题。先讲一下,标准链到底是做什么的?

  张磊: 我们的想法是把具有一定智能的物联网设备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庞大的超级计算机。比如,算力分享平台就是其中的一个应用。这也是我们当时做标准链的初衷,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小龟:你们一开始做的标准链和现在标准链有什么变化吗?

  张磊: 变化肯定有,但是初衷没有变,初衷是通过更有效更安全的方式实现万物互联。

  小龟:张博士认为DAG不是区块链?

  张磊: DAG是区块链,我不认同这样的说法。DAG它叫有向无环图,本质就是一种数据结构。

  李崇: 区块链本身也是一个数据结构。它们两个是不同的数据结构,是并列的关系,并不是谁属于谁,完全是A和B 的关系。

  小龟:好像做DAG的还有IOTA等。

  张磊: IOTA是针对物联网的第一个项目,我觉得它蛮成功的,不管从想法还是从实现方法来看,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项目。

  但是它有自己的局限性,我在哥伦比亚大学跟学生上课的时候也讲过这个项目。

  小龟:它有什么局限性?

  张磊: 现在这个系统它是一种基于PoW的共识......

  小龟:为什么它是基于PoW的?

  张磊: 它每发一个交易,都需要引用前面两笔交易,发送的时候还是需要做工作量证明,才能把交易放到DAG结构中去。但是它的PoW跟比特币的区块链相比,工作量没那么大。

  小龟:它要异步传输和确认,是吗?

  张磊: 异步传输和确认?

  小龟:不是像比特币一样,十分钟打包,然后一起再确认。

  李崇: 没有,它是随时的,来了就连上。

  张磊: 它是无区块的DAG,它把交易连起来,没有区块的概念。

  小龟:标准链的DAG是什么?

  张磊: 我们也是无区块的DAG,我们也把交易连起来,但是我们的交易不是像IOTA这么做的。共识算法是有区别的,IOTA它相当于是把区块链里面的区块变成交易,然后把所有的量级变小。IOTA是一个基于交易的DAG,没有区块的概念。

  但它的局限性是,难度很难设置。 如果难度设置得太难,一个很小的传感器如果想发交易,电池一会儿就用光了。但如果设置得太小,安全性就有问题。

  有人通过计算和分析,现在购买七台蚂蚁矿机就可以攻击IOTA网络。

  小龟:现在就可以?

  张磊: 现在就可以。因为它网络里没有那么多设备,所以它的算力不是很强。如果你有7台蚂蚁矿机,你的算力就比它强。

  小龟:我想起来了,好像使用它的人越多,安全性才越高,所以起点的时候,如果比较少人用就比较容易被攻击。

  张磊: 你说的很准确。

  POW的机制,它有一定的问题,因为它没有交易费,纯靠PoW来发交易。作恶的人可以无成本地发无数的交易,把你网络堵塞掉。PoW的难度很难设置,不能设太难,也不能太简单。

  第二个问题,网络在增长的过程中,怎么让网络用户越来越多。在开始,安全性会有隐患,IOTA现在有网络协调员,这被很多人诟病。我认为也是它局限性之一。

  网络协调员认为是对的东西,它就永远是对的,不可能把它撤掉。别人就觉得你是中心化的。当然IOTA,它们现在也想把这个东西拿掉。

  这是我认为它两个比较大的局限性。

  李崇:再一个它现在不支持智能合约,是吧?

  张磊: 它现在暂时还不支持智能合约,但是他们的研究方向里包含对智能合约的研究。

  李崇: 标准链上线之后支持智能合约的。

  张磊: 对,我们是支持智能合约的。

  小龟:标准链的DAG结构跟他们有什么区别?

  张磊: 我们是属于同一类的,是基于交易的DAG结构。

  对于物联网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因为如果有区块,就需要打包收交易费。物联网设备,不管是数据的传输,还是交易的传输,可能额度都很小,多属高频小额交易。

  一旦你付不起交易费,就没人会把你的交易打包进去,这就很存在很多问题了。

  所以最好不要有矿工这样的概念出现。没有矿工,支付少额甚至0交易费,你的交易发到网络里可以被其他节点收到且确认。

  我们不是通过挖矿这种机制来确认交易的,我们的共识方法是一种叫R-DAG的结构。我们的DAG结构有一定的规则的,不像IOTA从每个交易出发,看上去都是一样的,每个交易连两个交易。我们的整个DAG结构是有一定的规则的。

  小龟:有一定规则的随机的?

  张磊: 有随机在里边,但是它有一定的规则。

  李崇: 不是完全随机的,给你一定的规则,你要按照那个规则去做一些随机,你可以大概这么理解。

  张磊: 具体而言就是我们把网络给整个分层了,一是交易层,一是共识层。在共识层,EOS及很多项目都有见证人的概念。比如我们有一批见证人,通过这些见证人在共识层进行虚拟的协商达成一种共识,然后共识可以应用到下面的数据层或者叫交易层。

  那么,你在里面的交易也会一笔一笔的确认,见证人也可以不停地轮换。

  小龟:好像听说你们也可以挖矿,还有矿机?

  张磊: 不,我们的挖矿最后是想把所有的设备都连起来,变成一个大的计算机。变成大的计算机之后,挖矿就可以理解为提供服务。

  李崇: 生态搭起来之后,相当于一个社会一样,人类社会有需求,就有提供服务的。提供服务的那些人,我们就可以把他称为矿工,因为他提供了服务,就会收到CZR。

  小龟:你们挖矿是怎么玩的?是专门设计有矿机吗?还是任意设备都可以?

  李崇: 基于不同的应用和服务。假设你现在把你的笔记本算力提供出来,你就可以被认为是我们生态里的一个矿工,假如有人使用你的笔记本算力,就可以会收到对应的CZR作为奖励。

  小龟:目前标准链的网络可以提供哪些服务?

  李崇: 现在我们自己在做的服务是共享算力,之后我们还要做分布式存储,整个生态做大了之后,万物互联的场景比如智能家居等都可以成为标准链的应用场景。

  张磊: 比如车联网中的司机,可以把他的驾驶行为以及所有的数据都集中起来,放到区块链上。如果有人对司机的数据感兴趣,他可以从区块链上把司机的数据买过去,而司机作为数据提供方,可以得到相应的报酬。这其实也是挖矿,通过提供的服务,得到对应链上代币的回报,这就是广义的挖矿概念。

  小龟:可以给标准链挖矿的设备,不是专有的设备。

  张磊: 对,不是专有设备。

  李崇: 你的笔记本就可以作为矿机贡献出来。

  小龟:它不会像比特币一样发展成军备竞赛。

  李崇: 不会。我们这个严格来说不叫挖矿,只不过因为大家都知道矿工挖矿这个概念,我们就沿用这个概念而已,但本质已经不是挖矿了。

  小龟:普通人可以通过这个赚钱吗?

  张磊: 可以啊。

  李崇: 就像我刚才说的,你把你家里闲置的电脑贡献出来,如果有人用你的电脑,你就会收到对应的奖励。

  小龟:比如一台普通性能的电脑,它可以一天挖多少币?

  李崇: 这个现在不好说,由市场决定。

  小龟:这个功能已经推出了吗?

  李崇: 现在demo已经有了,再过一两个月就能正式上线了,到时候也欢迎你把你的电脑贡献出来,赚一些CZR。

  小龟:我看到有一个说是PoP共识算法,这个是什么意思?

  李崇: Proof of Participation.

  张磊: 就参与度。严格上来说不能叫共识算法,应该叫激励机制。

  我们主要看贡献度,我可以贡献我的计算能力帮别人解决计算上的问题。你也可以把你的硬盘贡献出来帮别人做分布式存储。

  PoP就是看你贡献了多少,贡献了多少就拿到多少回报。它是一种基于参与度,基于贡献度的激励机制。

  小龟:我理解了,那标准链在接下来的计划是什么?在开发方面的计划。

  张磊: 我们的主链一直在内测。

  小龟:主链还没上线。

  张磊: 我们其实已经上了,但是没有公开。

  李崇: 我们年初的时候上的,但它不是一个whole package。所谓的whole package,就是对应的钱包、浏览器、API、SDK等都有。有人要在我们上面开发东西,你得给他提供开发环境。大概再过个把月可以上线。

  张磊: 就这个月底好像。

  小龟:接下来呢?

  李崇: 不断完善技术,把配套的基础设施建好,激发Developer参与生态。

  小龟:那你们在公链的架构上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李崇: 我们不想做一个one solution for all。我们主要集中intelligent IOT,智能硬件这个领域,在这个领域我们要做到最好!

  小龟:物联网本身发展的进展是什么状态?

  李崇: 它也处于一个发展的早期。

  张磊: 其实物联网这个概念提出......

  李崇: 有年头了,但技术上发展……

  小龟: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就有这个概念。

  李崇: 对,它概念很早,但这个体系太大了,它不是一项技术就能解决的,要好多技术堆在一起才能建立起物联网。5G也是为了建立这样的物联网,但5G 只是所有物联网里面其中一项技术。

  小龟:那感觉标准链还要再做很久啊。

  李崇: 就是要一直做下去的啊,苹果做智能手机做了十几二十年了,不还在做吗?

  张磊: 这个东西不可能现在提出就完了。

  李崇: 一直是一种进化,要越做越好,就像你现在用的苹果手机,第一个苹果手机最早十年前出来的,你现在看看第一代苹果手机和现在的苹果手机差距有多大!其实标准链也是一样的。

  小龟:在应用的拓展方面是不是还挺难的?

  李崇: 起步肯定是很难的。

  小龟:你们现在有合作伙伴了吗?

  张磊: 有一些。

  小龟:那举个例子呗!

  李崇: 反正我们有一些合作伙伴,时机合适的时候可以说。

  小龟:两位博士有什么特别想跟社区里的同学说的吗?

  张磊: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CZR。

  小龟:那你们自己有囤吗?

  李崇: 有的啊,我的钱包现在只有一种币,就是CZR。真的,你不信我可以给你看看。

  张磊: 可以多关注一下标准链,这个项目还是很有前途的。

  小龟:为什么这么有信心呢?

  李崇: 因为我们在做这个事情。

  张磊: 我们对我们自己做的事情都没有信心,那还做什么。

  小龟:你们平常花在标准链上的精力大概是多少?

  李崇: 现在是百分百啊,这就是我们的工作。

  张磊: 我现在每天十六个小时工作。基本上从早上九点到凌晨两点,除了吃饭睡觉外都在工作。

  小龟:那你比我努力多了,我现在睡的晚,起的也稍微晚一点。

  Ⅳ 比特币和闪电比特币有什么区别

  与BCH和BSV等分叉币相比,闪电比特币LBTC同样是源自于比特币,其诞生的初衷也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本身所存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但是LBTC最大的不同在于采用了DPoS共识机制,而不是PoW共识机制,其所带来的最显著的好处有以下几点:

  一是大大提高了性能,众所周知比特币的每秒转账数也就是TPS只有7左右,其他采用PoW共识机制的比特币分叉币也都相差无几,而LBTC的TPS理论值可达2800,目前实际水平可以达到1000以上,性能提升了好几个数量级。快如闪电这句口号绝非虚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LBTC或者cobo钱包官网下载一个钱包体验一下。

  二是大大降低了能源消耗和参与门槛,众所周知,以比特币为代表的PoW挖矿所导致的高额能源消耗一直为外界所诟病,同时由于挖矿早已成为重资产行业,矿机、矿场等领域也已被少数大玩家所垄断,普通的中小投资者和新晋厂商基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形成了强者恒强的局面。而PoS/DPoS类币种只需要普通的PC甚至手机就可以运行钱包并进行staking,从而获得收益。

  三是引入了链上治理,在民主和效率之间取得了很好的平衡,同时通过投票和staking的机制鼓励用户积极参与社区事务。在PoW的世界里,算力即权力,简单粗暴;在PoS的世界里,谁持有的币更多,谁就拥有更大的话语权和收益权。

  而在DPoS的世界里,则并不是简单地看谁持有的币更多,同时还需要得到社区的广泛支持,才能代表社区行使权力。同时,广大中小用户也有机会发起议案,表达自己的诉求,并参与决策。

  由于比特币上面已经承载了太多的利益,使得大家对于比特币的任何一点点改进都非常的谨小慎微,并且步伐非常的缓慢,这才导致了社区的分裂,产生了众多的分叉币。然而事实上,相对于比特币而言,不论是BCH还是BSV,所进行的改进都相当有限,因此各方面的提升其实也很有限。

  因此,如果你仔细的审视一下LBTC,会发现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特币分叉币,我认为它是基于比特币的一个非常大胆和有想象力的实验。如果说莱特币在很多时候都为比特币充当了新技术和新想法的试验田,那么LBTC则可以被看成是变化更大,改变更为彻底的比特币试验田。

  刚刚前面提到,比特币在推广和使用中遇到的最大障碍之一就是TPS过低,无法承载高频次的交易。与比特币及其比较知名的一些分叉币比如BCH、BSV等相比,LBTC的性能提升了几个数量级,实际的TPS可以达到1000以上。

  增加TPS可以通过减少验证时间的方式,但不可避免的会在安全性或分散性上有所牺牲。如果TPS盲目增加,区块链将完全牺牲“去中心化”。与此同时,对矿工的机器配置要求也会更严苛,如果它不能及时上传交易,那么将会产生更多未完成的交易,隐藏的危险也就越大。虽然EOS使用21个超级节点来实现高效率,但它也牺牲了部分“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引入了DDoS等潜在风险。

  最近一两年不少公链项目盲目追求高TPS,动辄声称达到了几万、十几万甚至上百万的TPS。有的项目方为了刷高TPS,购买数百万的设备在一个实验室内进行测试只是起到PR的效果或者自娱自乐,这样的高TPS是没有意义的,即使能够达到或者接近这样的数字,对于目前的市场需求来说,也属于性能过剩,势必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根据相关研究机构测算,即使公有链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千位级的TPS也足够了。值得注意的是,Facebook即将推出的Libra的TPS也是在1000左右,要知道Facebook在全球可是有着高达27亿的用户,这个数字应该也是他们在深思熟虑后确定下来的。

  这意味着目前LBTC的TPS已能满足每天处理1亿笔交易的需求,这个性能是相当务实的,在未来数年内完全能够满足全球用户的需求。而且LBTC也具备高度的可扩展性,随着全球互联网基础设施的进一步完善,LBTC的性能还将继续提升。可以说当前LBTC在效率、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这个“不可能三角”当中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在很多比特币的原教旨主义者看来,只有中本聪所选择的PoW这条道路才是唯一正途。PoW共识机制已经经历了近10年的稳定运行和持续的市场考验,而DPoS从诞生至今也已经6年多了。那么我们不妨来做个实验如何,看看把比特币和DPoS结合到一起会产生怎样奇妙的化学反应呢?

  如果这个DPoS版的比特币同样也能经受住10年的持续考验,我们是否仍然还要坚持只有PoW才是比特币的唯一正途呢?当然,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还没有确切的答案,时间会证明一切。

  尽管我也自诩为比特币的信徒,但我觉得LBTC的存在是非常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并不是说要取代比特币,或者像其他一些分叉币的粉丝那样觉得只有自己所拥护的那个分支才是真正的比特币,而是在技术上探求更多更广的可能性,对比特币形成有益的补充。

  Ⅵ 2023十大潜力虚拟币

  比特币、以太坊、瑞波币、?比特现金、?EOS6、莱特币、恒星币、艾达币、泰达币、IOTA

  一、比特币是2008年11月1日由日本人中本聪推出的,于2009年1月3日正式诞生!比特币是一种P2P形势的虚拟的加密数字货币,以点对点的传输意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统!既然是虚拟的货币,那肯定不是由特定机构发行,而是通过一种特定的方式,大量的计算产生!由于总量比较少,所以其稀缺性就很大,如今数量永久限制在2100万个左右!

  二、以太坊:以太坊是一种开源的有只能合约功能的公共区块链平台,通过其专用加密货币以太币也是一种去中心化的虚拟机来处理点对点合约!是2013年由程序员VitalikButerin受比特币启发后提出的,于2014年得以发展,如今是仅次于比特币的市值第二高的加密货币!

  三、瑞波币:瑞波币是瑞波网络的基础货币,流通于整个瑞波网络,总量大概在1000亿,并且随着交易越多数量就会逐渐减少!在去年的时候,瑞波币曾在短时间内超过以太币成为全球第二市值的虚拟货币!

  四、?比特现金:是由挖矿巨头比特币大陆旗下的矿池ViaBTC基于BitcoinABC方案而推出的新的加密数字资产,可以视作是比特币BTC的分叉比或者是竞争币!其用途是缓解了比特币的网络拥堵问题!

  五、?EOS:是一种商用分布式应用设计的一款区块链操作系统,类似于Winds操作系统,可以支持多个应用同时运作,旨在实现分布式应用的新能扩展!但是它又不像比特币以及以太坊那样的货币,而是基于EOS软件项目之上发布的代币,并且没有手续费,所以受众更为广泛!

  六、?莱特币:同时是受比特币启发而发展出来的一中虚拟货币,其创造以及转让是基于一种开源加密的协议,并不受任何中央机构管理,其旨在改进比特币,发行量是比特币的四倍还要多!

  七、恒星币:是流通于恒星网络的一种基础货币,而恒星网络是基于瑞波网络开发的,不过恒星网络以及瑞博网络在中国被定性为传销,是不允许发行的!

  八、艾达币:于2015年诞生的一种虚拟货币,其总量在45亿,这种数字先进代表了未来的货币,通过加密的技术,可以更为快速,直接的转账保证其安全性!

  九、泰达币:是Tether公司推出的一种将加密货币与法定货币美元挂钩的虚拟货币,一种保存在外汇储备账户、获得法定货币支持的虚拟货币!1泰达币等于1美元!

  十、10.?IOTA:是一种新型的数字加密货币,专注于解决机器与机器之间的交易问题,其更加高效、安全、实时的微交易,而且并不产生任何交易费用!

  Ⅶ LBTC是什么

  从代码机制层面分析 LBTC 优点

  DPOS机制

  近年来由于POW的资源浪费、出块不够稳定、存在算力攻击等问题,虽然POW被公认为使用最广泛、最安全的共识机制,但对于全网算力不够大的区块链,还是存在很大被攻击的风险。越来越多的共识机制被提出运用到区块链项目中加以尝试及实验。DPoS则是目前主流共识机制中的一个,LBTC便采用了这个机制。DPoS保障了投票权在持币人手中,因此持币人将可以通过投票选择是否通过议案,从而决定项目的发展方向。这同时也意味着,项目的发展方向取决于关心项目本身的人群手中,众智的力量将推动项目更好地发展。同时DPoS机制的优点还有不存在算力攻击、严格遵守时间出块和节约资源等。

  LBTC的DPoS优点

  LBTC的DPoS机制也有其项目本身的特点: LBTC的节点个数为101个,比起21或51个节点,持币人在LBTC的钱包中最多一次可给51个节点投票,更加降低了中心化的风险; LBTC能够稳定3秒出块,再加上2M的区块大小,保证了LBTC是比特币效率的400倍,每秒的交易速度可达2000笔以上; 最重要也区别于其他项目、令人感到颇具新意的是,LBTC的DPoS机制存在不可逆块的规则。当一轮出块,出块代理人数达到90%以上或连续两人出块,出块代理人大于70%则都可认为上一轮的第一块,是不可逆的,从而防止分叉。

  LBTC的防御措施

  除了基于DPOS共识机制,LBTC的技术层面还有其他的亮点。

  首先,LBTC可以防止【重放攻击】。什么是重放攻击?每个比特币账户内将根据他的比特币余额,同时存在对应数量的LBTC。如果每条链上的地址和私钥、算法等都相同,交易格式也完全相同,导致在其中一条区块链上发起的交易,完全可以放到另一条区块链上去重新广播,可能也会得到确认。这就是“重放攻击”。简单来说,当用户转账LBTC的时候,BTC也可能同时被转走。LBTC修改了交易签名中的哈希算法。在哈希算法中,LBTC新增了“LBTC”字段。LBTC与BTC生成的HASH将不一样,LBTC和比特币相互不承认彼此的交易,以此防止了重放攻击。

  其次,防止【伪造挖矿】。比特币交易中没有投票和余额概念,为了LBTC的最大稳定,在Coinbase交易中新增加一个由OP-return组成OUTPUT,OP-RETURN数据由Publickey、Time,Sign(Time)三个字段组成,Time代表交易的时效性,Publickey验证Sign(Time),即非对称加密算法原理防止伪造别人挖矿。LBTC有101个节点,假设攻击者有30个节点,如果伪造剩余71个节点,则可让其他节点误认为攻击者的链为最长链,而进行出块,这就是伪造挖矿攻击。

  第三, 防止【双花攻击】。双花攻击就是一笔钱花了两次,也可以称之为双重支付攻击。比如之前引起广泛关注的BTG近期遭受51%攻击。一名恶意矿工获得了BTG网络至少51%算力,临时控制了BTG区块链,在向交易所充值后迅速提币,再逆转区块,成功实施双花。LBTC由于前文提到过的不可逆块,当LBTC的区块的交易确定后,将不可能回滚,以此来实现防止双花攻击的目的。

  第四,【多线程执行】。在LBTC的交易一致性、合法性检查中,将可以合并整合的数据合并,采用多线程执行,这大大提高了交易效率,增强了LBTC的性能。

  LBTC的代码逻辑

  此外,再从代码逻辑上来讲,LBTC分为协议层、共识层和应用层。 当需要传输价值的时候,通过协议层链接,以共识层完成交易,这个过程不只是能够作为价值的互换,也能够在三方连接中充当价值中介。而应用层则主要是基于智能合约来实现。在未来的发展路线中,LBTC将基于智能合约实现网关的功能。支付网关实现的是资产发行、资产交易、法币兑换、链上交互等。

  所以LBTC才能这么有底气地说它要做全球价值互联网协议,通过支付网关可以实现任意货币间地兑换,不仅是币币间,法币和数字货币,法币间都可以。这不是非常方便吗?一键转换即可用越南盾买到ETH,转给远方的英国表妹,被她嫌弃,立即换成EOS,隔了1秒又换成英镑,再也不用多余的转换步骤,一步到位,岂不美滋滋?这么一分析,其实从技术代码层面分析LBTC还是挺靠谱的。不过比起那些专家,小编可不会忽悠你们,未来LBTC是否能实现去中心化的价值互联网协议,关注代码会是一种更为直观的方式。(LBTC的Github:https://github.com/lbtcio/lbtc-core)

  如何使用网关?

  接下来谈谈网关的“转换流通”的具体实现,可以大致分为3种:

  第一,当LBTC系统搭建好网关技术后,以网关为桥梁,用户A可以将任何的货币兑换成LBTC,之后可以发送给任意想发送的用户B,而用户B则将LBTC兑换成自己需要的任意币种即可,这听起来是不是很像大家平时在交易所的操作?我想这也是LBTC提出要做“去中心化交易所”的缘由之一。

  第二,用户A可以将资金存放在用户B信任的网关,经过网关转给B。

  第三,由于LBTC在网关建设前期,将提供“任意用户皆可发行Token”的功能。因此,在LBTC系统中,如果用户A的信誉好,被大家认可,且又自己发行了A Token(当然这其中应该包含的是资产抵押实现的资产上链),A就可以把自己的A Token用于用户B的货币交换。用户A在此后也可赎回交换给B的A Token。A即是交易过程中的网关角色。

  在以上提到的过程中,分别实现了资产发行、资产交易、法币兑换、链上交互的功能。

  网关的使用类似于银行的功能,最主要可以解决跨境转账的问题,再加上LBTC的高TPS和低廉的手续费,实现跨境转账将变得非常便捷。比如需要在中国往美国汇款,需要向中国的LBTC网关汇入人民币,其后美国的网关将收到到来自中国网关的LBTC,再转换为美元,转发给美国的账户。 在如上网关系统中,可以得出,支付双方都不需要加入网络,只需要信任网关即可。

  虽然网关解决了传统转账支付的慢速及手续费高的难题,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

  除了LBTC邀请的符合标准的机构或项目方可以成为网关之外,普通用户之间,除了熟识者之间的相互买卖(实际上这种行为更倾向于借贷,如果仅是熟识者间的买卖,将会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小网络),如何证明网关是值得信赖的机构或个人?

  如何将LBTC的网关推广到与大型机构合作显然是摆在团队面前的问题。Ripple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目前已与日本的MUFG、澳洲的Westpac、英国的渣打银行等进行了合作,在有Ripple、恒星币等支付数字货币在前的铺垫,LBTC想要走出属于自己的路线,还需要有更多的特色,这一点可在后期的智能合约路线规划中有所期待。

  但是,Ripple也因为分配方式被指责太过中心化,LBTC却因采用的DPOS机制拥有101个节点,并且由于是分叉币,发行时1:1分发给比特币的持有者,这可以说也是LBTC的先天优势——拥有广阔的分散性,如果在未来能够得到大众的支持和认可,达成共识,那么将会形成先天性的分布广的优势。

  此外,在资产上链过程中又如何证明资产是确实存在于现实之中可用作抵押的呢?除了大型的机构列如银行之外,小型网络也会有其存在的必然性。资产上链的资产证明是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如果不加以规则和认证,那极有可能出现网关跑路或者虚假网关的事件。虽然网关被举例为“淘宝”平台,理论上平台是管不了商家的买卖内容的,但是平台对于商品质量是存在监管的,否则必将引起混乱。

  去中心化交易所

  再接回前面的第一点,就去中心化交易所再稍微谈一谈我的想法。目前,矿场和中心化交易所是区块链早期发展的主角,随着越来越多的交易所的崛起,中心化交易所陷入操纵丑闻等等,都给去中心化交易所得成长带来了空间。去中心化交易极有可能将价值真正带到区块链领域,成为区块链时代真正的主角。 LBTC凭借网关技术,可以实现去中心化交易所。 在LBTC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用户自己的币,将交由自己保管,防止了币于中心化交易所丢失的可能。同时还能防止系统交易不透明、运营及技术的风险。 根据之前的网关采访介绍文章所说,LBTC还将联合靠谱项目方,上架交易所,为所有社区成员谋福利。总体来讲LBTC的发展路线比较清晰,于支付领域的目标也很明了,拿住了,伙伴们,未来可期!

  Ⅷ IOTA 介绍

  IOTA不是物联网(IoT)的同义词,而是“非常小”的意思。我们给他命名了一个中文名字:埃欧塔,既是谐音,同时“埃”也是非常小的意思。

  2015年,四位创始人创立了IOTA: David Sonstebo, Sergey Ivancheglo, Dominik Schiener以及Serguei Popov。

  2015年11-12月,IOTA进行了众筹,至2015年12月22日,共计筹集到了1337个比特币,大约50万美元左右,用于项目的开发。目前2019.3.26 市值8.2 亿美元。

  在众筹中,IOTA代币全部发放给了投资者。

  所有的IOTA代币已经被创建出来了,不会通过挖矿的形式生成。IOTA的总数是: (3^33-1)/2 = 2,779,530,283,277,761 ~ 2.8 Peta IOTA。

  IOTA的数量单位:i, Ki, Mi, Gi, Ti, Pi,目前交易所中的交易单位为Mi。

  比特币的数量: 2140年10月左右,比特币的最大总量将会是 20,999,999.9769。而目前已经挖出 16,675,488个比特币,是总量的~79%。

  比特币的总量转化为最小单位为:2,099,999,997,690,000Satoshis, ~ 2.1 Peta Satoshis。这意味着到2140年,IOTA的数量相对于比特币来说,要多~32%的数量。

  IOTA团队注册成立了IOTA基金会,总部位于德国柏林,这是一个致力于分布式账本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标准化的非盈利性基金会。

  IOTA主要关于于物联网,以及机器经济,当然IOTA的技术也可用于人们之间的支付。

  IOTA主网于2016年7月11日上线运行。

  IOTA种子

  IOTA种子是一个81个字符长的字符串,这些字符只包括26个拉丁字母和数字9

  字符A-Z都是大写的

  通过种子,IOTA钱包可以生成对应的地址

  每个种子所生成的所有地址都归属于这个种子

  一个IOTA种子看起来是这样的: FFVK9AWVDAUJRYYKHGWQIAWT

  区块链网络(以比特币为例)中多笔交易打包存储于区块中,然后这些区块顺序相互链接。

  IOTA是第三代公有分布式账本,基于有向无环图结构。IOTA中将这种DAG称之为缠结Tangle。缠结与区块链具有很大的差异。

  缠结是基于DAG有向无环图的数据结构。每一笔交易总是引用验证之前没有验证过的两笔交易。

  可扩展性 ,随着交易量的增加,IOTA网络会变得更为强大

  交易免费 :IOTA没有交易手续费,这意味着IOTA可以用于小额支付。你可以发送 1个 IOTA到一个地址上,而不需要支付手续费。

  量子安全 :IOTA使用 Winternitz 一次性签名算法,WOTS算法具有抵抗量子计算机的特点。参考: https://eprint.iacr.org/2011/191.pdf

  应用1

  机器经济:M2M 机器到机器交易, 汽车钱包(accessec GmbH)

  在我们的智能充电站解决方案中,原型电动车插入充电站。电动车辆和充电站都有自己的数字钱包。这些钱包之间的付款在车辆充满电后自动发生。智能电表跟踪计算付款的使用情况,这是通过IOTA的加密货币MIOTA进行的。我们的电动汽车还可以通过M2M交易支付维护和保险费用

  应用2

  物联网数据交易平台 IOT data marketplace (data.iota.org)

  通过IOTA购买获得 1 万个 空气检测的传感器设备实时数据。

  • https://iota.org/

  • https:// data.iota.org

  • https://www.iotachina.com /

  • https:// iota.org/IOTA_Whitepaper.pdf

  Ⅸ 什么是DAG

  参考 Explaining Directed Acylic Graph (DAG), The Real Blockchain 3.0

  Bitcoin视为blockchain 1.0, Ethereum视为2.0, 那么3.0是什么? DAG可能会是.

  DAG, 即Direct Acyclic Graph, 有向无环图. 它的特点是节点有先后次序, 可以有分叉, 但还不会有环. DAG常用语数据处理, 事务规划, 最优路径查找, 数据压缩

  bitcoin之所以效率低是因为它的POW机制. 整个网络只有一个主链, 其上的新块只能有一个, 无法同时创建多个新块. 10分钟左右以内的所有交易记录都被记录到一个块中. Ethereum也是类似, 大概15-20秒产生一个新块.

  NXT 是第一个想到用DAG替代blockchain单链表结构的组织.

  有了DAG, 就可以同一时间创建多个块.

  使用DAG的想法来自于侧链(side-chain). 不同类型的交易在不同的链上同时进行.

  IoT Chain (ITC), IOTA , 和 Byteball 是没有block概念的项目.

  如果每个block只有一个transaction, 那这个transaction就不用等待被打包, 跳过计算hash的过程(即挖矿), 直接上链了.

  Bitcoin使用UTXO(Unspent Transaction output)模型.

  DAG网络中, 降低网络宽度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课题.

  由于只有transaction, 没有打包的过程, DAG比基于PoW或PoS的区块链更快.

  DAG网络里, 没有矿工. 交易的验证直接在交易时进行. 对于用户来说这意味着交易可以瞬间完成.

  DAG可以有效降低交易费.

  IoT Chain (ITC) 所基于的DAG的TPS达到10,000.

  Ⅹ 什么是poc容量证明共识算法

  PoC是Proof of Capacity的缩写,翻译成汉语就是容量证明。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存储容量的多少来决定区块生成权的算法。PoC共识机制用更加通俗的语言表达就是用CPU,GPU预算出一堆彩票号码,然后填满硬盘,挖矿就是寻找中奖的彩票号码。

  目前大部分数字货币挖矿采用的是PoW(工作量证明)。仅有Burst、BHD、Newbi使用PoC共识机制。

免责声明:

本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投资建议,本平台不对文章信息准确性、完整性和及时性作出任何保证,亦不对因使用或信赖文章信息引发的任何损失承担责任

  • 通证换算
  • 汇率换算
  • 购汇计算
/
当前汇率
可兑换金额

0.00